【改革开放40周年40人】JETRO上海代表处所长小栗道明:日企为何“偏爱”虹桥开发区
位于上海西部的虹桥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虹桥开发区”)虽然占地面积仅有0.65平方公里,却是1986年经国务院批准的第一批十四个经济技术开发区之一。1979年开始规划,1983年开始建设,至今已经成为全国唯一以外贸中心为特征,集展览、展示、办公、商务、旅游、居住、外事等功能为一体的新型商贸区,备受外商青睐。
而目前虹桥开发区的外商当中,日本的企业和机构可以说数量众多。其中,由日本政府出资设立,在促进中日贸易和投资交流、推动中日经济合作方面起到重要作用的日本贸易振兴机构(简称“JETRO”)的上海代表处也设立在此。
JETRO上海代表处设立于1985年,是继北京代表处之后JETRO在中国大陆设立的第二个代表处,也是目前中国国内规模最大的JETRO代表处。上海代表处的所长小栗道明此前在接受东方网的采访时介绍说,上海日本商工俱乐部大概有2400家企业成员,而其中的四分之一都集中在以虹桥开发区为中心的长宁区。如此之高的密度和如此之大的规模不仅仅是在上海,在日本以外的世界其他地区也是很少见的。
图片说明:1985年至2003年的虹桥经济技术开发区
(左上:开发区旧貌,右上:1987年建设中的开发区,左下:开发区雏形,右下:开发区新貌)
图片说明:虹桥经济技术开发区鸟瞰
为何日企“偏爱”虹桥?
日企“偏爱”虹桥有一定的历史渊源。虹桥开发区和日企的紧密关系最早从1985年就开始了,开发区的建设就和日企密不可分。“现在虹桥开发区内的太阳广场就是日本企业投资建设的,1994年JETRO也从市中心搬到了那儿。1999年底搬到了现在的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小栗道明介绍说。
如今坐落在新虹桥中心花园对面的上海国际贸易中心的大楼里的,不光有日本贸易振兴机构,还有日本商工俱乐部事务所、日本观光振兴机构、日中经济协会等一大批日本机构组织。不难推想,日本机构、企业如此“扎堆”的环境会产生集聚效应,吸引更多的日企入驻。事实上也正是如此。小栗道明说:“这样的环境可以让正在考虑进入上海的日本企业感到稳定和安心,让他们可以放心地在上海展开事业。”
可是仅仅是历史渊源还不足以吸引如此之多的日企,这和善于倾听外商需求、不断完善开发区内配套设施的上海虹桥经济技术开发区联合发展有限公司(现隶属于上海地产闵虹(集团)有限公司)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小栗道明介绍说:“虹桥联合发展有限公司和我们这些日企之间经常会交换意见、相互合作。现在开发区内随处可见的日本料理店、24小时开放的漂亮的公园都是众多的日企选择在这设立分公司或办事处的理由。对于日本人来说,这儿的生活和工作都十分便利。我很期待未来开发区里能有更多的新写字楼,能有更棒的服务。”
并且在他看来,像虹桥开发区这样“用心倾听”外商需求、提升服务软实力的做法正是上海不断改善营商环境、扩大招商引资的关键所在。他说:“期待上海政府可以更多倾听外资企业的声音,就像目前上海开展的“大调研”活动,‘问计于企’才能更好地改善营商环境、吸引更多的外资企业。如今上海在招商引资的硬件方面已经达到了一流水平了,希望今后在软件方面,上海也可以向着世界一流发展。”
“我相信上海有这样的能力!”小栗道明笑道。
图片说明:正在接受东方网采访的小栗道明
见证改革开放40年中的“变与不变”
对于小栗道明个人而言,上海虹桥也是他与中国交集展开的原点。1995年,位于虹桥开发区内的上海国际展览中心正在举办上海国际加工包装展览会(ProPak China),JETRO组织了一批日企前来参展,这也给了小栗道明一次亲眼认识中国的机会。这是他第一次出差海外,也是他第一次来到中国。
他回忆说,“对上海最初的印象就是这座城市充满了生气和活力。1990年上海全力开发浦东,1992年邓小平的‘南方讲话’更是加快了中国改革开放的步伐。所以当时走在上海的街头,似乎扑面而来的都是干劲十足的人们身上散发出来的那股‘热气’。”小栗道明还笑称当时不懂中文,听中国人说话还总以为他们在吵嘴,后来他明白中国人平时就是这样“元气满满”。他说,这一点直到现在都还没有变。
也就是从那时起,往来中国频繁、两度常驻中国的他感受到了许多“变与不变”。
“想想改革开放的40年,中国真是完全变了个样啊!”他感叹说。在小栗道明熟悉的外贸投资领域,法规制度的完善和政府窗口政务水平的提高让他印象深刻。
“以前关于进出口贸易、外资方面的法律、制度都还不完备,还经常听日企说有一些不够规范的现象。现在都渐渐完善了,行政效率也提高了很多。特别是这几年发展很快的电子政务让我印象深刻。今年开始政府又推进了‘最多跑一次’改革,确确实实将许多手续网络化了,效率大大提高了!”
与此同时他也发现了很多“不变”。除了充满活力的中国朋友和美味不变的“上海小笼包”,始终不变的还有上海这座城市的魅力:开放与包容。
多年来他发现以上海为中心的华东地区始终是中国范围内日企投资、贸易最为活跃的地区。在他看来,这正是因为上海开放包容、海纳百川的特质。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从90年代开发浦东到2013年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建立,上海一直走在开放的前列。与时俱进、不断深化改革开放的上海为日企进入中国提供了绝佳的平台,也因此成为了数十年来日企投资、贸易最为活跃的地区。
助力“进口博览会”
当被问及对中国改革开放再出发有何展望和寄语时,小栗道明为我们写下了“开放、包容、共享”六个字。今年11月5日至10日,将在国家会展中心举办的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则为这六个字做了最好的注释。
图片说明:国家会展中心
“近年来,虽然全球贸易量在上升但是各国的GDP增长速度却在持续放缓。有些国家出现了‘反全球化’的政策,支持者还不断增多。因此,在这种背景下如何维护自由贸易体制、扩大贸易、发展经济成为了各国面临的重要课题。在这其中,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占三成、贸易总额全球第二的中国将要举办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主动向世界开放市场,为各国开展贸易、加强合作提供了良好的平台。我觉得意义十分重大。”小栗道明这样评价道。
而他所在的JETRO也十分支持首次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作为日本唯一的组展机构,JETRO组织了200余家日本企业参展。参展日企展位的面积更是达到了2万平方米。小栗道明说,他希望通过此次“进博会”,向中国的消费者介绍更多安心、安全、好用的日本商品,共享更美好更优质的生活。
图片说明:小栗道明对改革开放再出发的寄语:开放、包容、共享